营销手段引发信任危机
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南开区多个社区用户反映接到长城宽带”断网威胁式”续费通知。如宇翔园用户被要求提前72个月缴纳2188元费用后,次年又被告知需补交”网时费用”,兴云里用户更是在缴费六年后仍被要求续费。这种通过电话、微信等非正式渠道的催缴行为,结合虚构断网期限的话术,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严重侵害。
合同条款存在模糊空间
运营商在合约设计中埋藏多项争议条款:
- 自动续费条款常以浅色小字标注在协议末尾
- “带宽升级费”与”网时费”等新创收费名目缺乏明确定义
- 合约周期跨越5-10年,远超电子产品迭代周期
用户与运营商信息不对称
南开区老年用户占比达37%,多数人难以准确记忆宽带到期时间。运营商利用该特点:
- 通过话术制造续费紧迫性
- 电子合同缺少关键条款重点标注
- 营业厅地址隐蔽且服务人员流动频繁
监管滞后与维权困境
天津市通信管理局2025年处理的投诉中,82%涉及宽带续费争议。用户维权面临:
- 运营商内部处理周期长达30工作日
- 电子证据有效性认定标准不统一
- 违约金条款限制用户解约自由
宽带续费争议本质是运营商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的市场失灵表现。需建立运营商信用评级体系,强制推行合约到期前三个月确认机制,并将格式合同备案审查纳入通信管理局日常监管范畴。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3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