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月0元暗藏自动续费陷阱
运营商常以“首月0元”吸引用户开通套餐,但多数默认开启自动续费功能。例如某广电套餐首月赠送29元体验金实现零月租,次月起恢复原价29元/月,且未明确说明优惠期限,导致用户次月发现实际费用远高于宣传价格。更隐蔽的是,部分套餐在开通界面隐藏“连续包月”选项,若未手动关闭,用户将被迫接受长期扣费。
典型操作模式:
- 自动续费默认开启,需用户主动取消
- 扣费前无短信提醒,费用直接从账户划扣
- 优惠期后月租暴涨,如某套餐次月涨至59元
二、套餐优惠缩水与隐性收费
宣传中“192G大流量”往往需叠加多张副卡才能实现,实际单卡流量严重缩水。例如某广电套餐需同时激活两张卡才能获得192GB流量,其中93GB流量仅限6个月免费使用,后续需额外付费。定向流量免流范围常被模糊处理:
- 微信、QQ等社交软件产生的广告、弹幕不计入免流范围
- 套餐外流量按1元/GB日租模式计费,实际月均费用超59元
- 隐藏增值服务如彩铃、新闻资讯默认收费
三、合约期限制与注销难题
运营商通过合约期绑定用户,设置高额违约金阻碍注销。典型案例显示,某用户更换套餐后被强制绑定一年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100元违约金。更严重的是:
- 线上办理的流量卡归属地随机,无法异地注销
- 合约期内运营商可单方面变更服务条款
- 老用户无法享受新套餐优惠,形成“价格歧视”
消费者需警惕运营商通过文字游戏、默认勾选、模糊条款设置的收费陷阱。建议开通套餐时立即关闭自动续费并截图存证,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维护权益。对于宣传“超低价”“无限流量”的套餐,务必核实具体条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财产损失。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6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