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免费幌子下的合约绑定
2024年泸州电信营业厅发生的老人被诱骗事件显示,工作人员以「免费领取流量」为由,在未明确告知合约条款的情况下,擅自为老人开通为期三年的套餐绑定服务。类似案例中,湖北电信的「0元购机」活动导致用户背负2159元分期还款,且强制绑定129元月费套餐。
合约套路的三重枷锁
- 长期绑定机制:强制签署24-36个月合约期,违约需支付千元级赔偿金
- 隐性金融风险:部分「免费」实为信用贷款,通过人脸识别快速绑定分期协议
- 价值不对等条款:合约手机标价虚高50%-100%,且限制携号转网
法律争议与维权难点
2025年1月某用户投诉显示,电信在办理时未履行合约告知义务,却在注销时要求补缴违约金,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说明义务。但维权面临两大障碍:业务办理录音缺失导致举证困难,以及合约短信确认环节存在程序瑕疵争议。
消费者应对指南
- 办理前要求书面说明「违约金计算方式」及「提前解约流程」
- 全程录音录像,特别注意「免费」「赠品」等话术的条款关联
- 通过工信部申诉渠道(12300)进行争议处理
电信合约营销需建立更严格的告知程序,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应设置服务确认双录机制。消费者需警惕「免费」活动的长期绑定风险,留存办理凭证以保障维权权利。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