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规模对密度的影响
商店营业厅人员密度取值需以整座建筑总营业面积为基准,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当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m²时取上限值(0.60人/m²),超过20000m²取下限值(0.40人/m²),介于5000~20000m²时采用线性插值法确定。此规则避免了小型场所过度拥挤和大型场所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楼层差异与功能分区
不同楼层人员密度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例如:
- 地下二层:0.56人/m²
- 地下一层:0.60人/m²
- 地上首层:0.43~0.60人/m²
首层营业厅需考虑人流量峰值,按最高密度计算疏散通道宽度。建材、家具类展示区域可按标准值30%折减。
三、特殊场景的调整规则
复合型商业建筑应遵循:
- 混合业态按主要用途确定基准密度
- 临时展销区域需单独核算峰值密度
- 自动扶梯、安全通道面积纳入总疏散计算
紧急疏散设计时,人员密度需增加10%~20%冗余量。
营业厅人员密度标准需综合建筑规模、楼层特性及功能分区动态调整,通过科学的计算模型确保安全疏散与空间利用效率的平衡,具体实施应严格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8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