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频穿透力不足
联通在蚌埠主要采用3.5GHz频段部署5G网络,该频段虽能提供高速率体验,但电磁波穿透混凝土墙体的衰减率高达30dB以上。尤其在地下停车场、电梯井等密闭场景,信号衰减更为明显,需依赖微基站补盲。
二、基站部署密度差异
截至2025年3月,蚌埠联通基站数量较竞争对手存在显著差距:
区域类型 | 联通 | 移动 |
---|---|---|
核心城区 | 4.2 | 6.8 |
老旧小区 | 2.1 | 3.9 |
这种差异导致网络覆盖连续性不足,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尤为突出。
三、建筑结构阻隔效应
蚌埠新建高层建筑普遍采用以下影响信号传播的结构:
- 双层中空Low-E玻璃幕墙
-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 地下车库金属防火门
此类建材可使信号衰减达20-40dB,形成深度覆盖盲区。
四、网络优化进度滞后
尽管已开展NR900升级工程,但室分系统建设仍面临三大挑战:
- 物业准入协调周期长(平均45工作日)
- 电力配套改造进度延迟
- 多运营商频率干扰协调
导致2025年计划完成的72处民生场景仅完成53%覆盖目标。
蚌埠联通信号盲区的形成是频段物理特性、基建投入强度、建筑环境特征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随着动态频谱共享技术的深化应用(DSS)及微站部署加速,预计2025年底重点场景覆盖率可提升至85%。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