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承诺与执行落差
贵阳电信卡用户反映,办理业务时承诺的”随时解约”在实践操作中成为空话。有用户办理电话卡后,因反复被暂停服务申请销户,却被告知将被永久列入黑名单。此类单方面变更服务条款的行为,与《电信服务规范》中”保障用户自由选择权”的要求形成强烈反差。
二、解约过程中的多重障碍
消费者在解除合约时面临三大难题:
- 强制要求返回原办理地处理业务,如桃江用户被要求赴县城办理宽带解约
- 设备回收要求不合理,十年以上用户仍需提供初始设备
- 系统记录保存不完整,工作人员以”查不到旧协议”推诿
三、套餐升级的诱导陷阱
贵阳电信存在系统性套餐管理问题:
- 营销人员以”套餐共享”名义诱导升级,实际未兑现承诺
- 未经用户确认擅自更改主套餐,导致费用增加服务缩水
- 优惠承诺不兑现,如约定返现和流量扩容未落实
四、服务中断与补偿缺失
在技术升级过程中,贵阳电信未能履行妥善告知义务:
问题类型 | 典型案例 |
---|---|
强制终端更换 | 要求用户更换具备”清晰通话”功能手机 |
网络服务缺失 | 长达一年的信号中断未修复 |
费用照常收取 | 停服期间继续扣除基础费用 |
上述问题暴露出贵阳电信在服务标准化、契约精神、技术过渡方案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缺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在具体业务场景中未能落实,建议监管部门建立运营商服务承诺兑现评级制度,通过第三方审计确保服务条款的透明执行。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