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案例:点击链接引发资金被盗
2022年陕西发生的积分兑换诈骗案中,杨先生因点击伪装的运营商短信链接,填写信用卡信息后被盗刷7739元。同样的手法在2025年仍持续出现,有受害者因误信”身份证到期更新”短信,险些造成财产损失。
诈骗分子通过基站伪装运营商发送短信,诱导用户进入高仿网页,收集敏感信息后植入木马程序实施盗刷。此类案件在陕西地区近三年呈现年均增长23%的趋势。
二、诈骗短信的常见伪装手段
- 业务通知型:声称”营业执照未申报”、”号码涉诈需认证”,附带威胁性语句
- 福利诱导型:以”积分兑换礼品”、”双倍赔偿快递丢失”为诱饵
- 系统升级型:伪装成”自动营业厅”要求更新个人信息
三、如何识别可疑短信链接
- 检查域名差异:正规网址为”10000.gd.cn”,诈骗链接常为”10000.xyz”
- 警惕短链接:超过70%的诈骗短信使用t.cn/或bit.ly等短链服务
- 验证短信来源:通过官方APP或拨打95xxx热线核实
四、防范措施与应对建议
陕西网警提示:收到含链接的营业厅短信时,应立即执行「三不原则」——不点击、不回复、不泄露验证码。若已误点链接,需在30分钟内完成以下操作:
- 立即挂失相关银行卡
- 修改所有关联账户密码
- 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交举报
企业用户应特别注意,市场监管部门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要求填写营业执照信息,所有政务操作需通过.gov.cn域名网站办理。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