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号过户突增高额预存,营业厅违规操作何时休?

运营商在靓号过户环节强制要求高额预存话费及长期消费协议引发广泛争议,现有监管体系难以遏制企业利用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权益,亟需法律完善与监管机制创新。

行业现状:靓号成运营商创收工具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在靓号过户环节普遍增设预存话费、保底消费、在网年限等强制条款,金额从数千至数万元不等。部分营业厅甚至将普通号码追溯为靓号,要求用户签订长达10-20年的捆绑协议。

典型用户遭遇:十年老号突变靓号

  • 盐城用户使用二十年的联通号码过户时突被要求预存7200元,月最低消费600元
  • 移动用户过户亲属号码需承诺十年在网协议及2400元预存
  • 电信用户过户AAA尾号被要求月保底400元+万元预存

法律争议:协议捆绑是否合法

《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收取选号费,但运营商通过「预存话费+保底消费」的组合模式规避监管。律师指出该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关于公平交易权的规定,要求用户为已有号码重复签订协议属于单方加重义务。

监管困境:投诉渠道形同虚设

  1. 运营商客服常以「公司政策」为由拒绝协商
  2. 工信部投诉常被转回运营商自行处理
  3. 市场监管部门多以「协议纠纷」为由不予受理

靓号管理乱象折射出电信行业监管盲区,亟待修订《电信条例》明确号码资源管理细则,建立第三方仲裁机制打破运营商「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现状。消费者可通过司法途径主张格式条款无效,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9678.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上午6:25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上午6:2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