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诱饵下的连环扣费机制
运营商以”首充100元得200元话费”为噱头吸引用户,却在支付环节默认勾选自动续费协议。消费者往往在次月发现:

- 账户被扣除”会员服务费”39元/月
- 所谓返现需连续充值12个月才生效
- 退订需支付违约金
二、有效期缩水的文字游戏
宣传中”200元话费”实际被拆分为:
- 50元立即到账(限30天使用)
- 150元分10个月返还(每月15元)
多数用户因未在期限内用完首期金额,造成实际资金浪费。
三、服务降级的隐性条款
优惠套餐常伴随网络限速阈值:
- 每月超过20GB即降速至1Mbps
- 视频清晰度强制锁定480P
- 夜间时段(23:00-7:00)不计入优惠流量
四、消费者维权指南
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完整协议截图留存
- 充值后立即关闭自动续费功能
- 保留”限速不限量”等宣传证据
- 遇纠纷向工信部12300热线投诉
结论:2025年新修订的《电信服务规范》虽要求明示限制条款,但运营商仍通过界面设计诱导用户忽略关键信息。消费者应养成逐条阅读电子协议的习惯,特别警惕”预存返现”类活动中的资金使用规则。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2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