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争议:老用户成”韭菜”?
中国移动近期陷入价格争议,有13年老用户发现其129元套餐仅含20GB流量,而新用户29元套餐却包含100GB流量,单价差距高达22倍。此类\”杀熟\”现象在贴吧引发热议,用户质疑运营商利用大数据对长期用户实施歧视性定价策略,且客服处理投诉时态度傲慢。
套餐对比:新老用户价差22倍
用户类型 | 套餐价格 | 流量额度 | 单价 |
---|---|---|---|
老用户套餐 | 129元/月 | 20GB | 6.45元/GB |
新用户套餐 | 29元/月 | 100GB | 0.29元/GB |
对比显示,移动现行套餐存在显著价差。但部分用户认为其新推出的39元套餐(含35GB流量+600分钟通话+宽带)具备竞争力,尤其适合多终端用户。
用户投诉:优惠变陷阱的典型案例
- 毕业生被推销\”38元保底套餐\”,实际仍被收取138元费用
- 优惠活动不叠加导致实际费用翻倍,客服拒绝取消合约
- 套餐到期未提醒,用户被动接受高额资费
这些案例揭示运营商营销策略中的常见套路:模糊优惠规则、限制解约权限、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消费。
选择建议:如何避免被套路
- 定期核查套餐内容与流量消耗明细
- 办理前明确优惠有效期与解约条件
- 横向对比三大运营商现行套餐资费
- 警惕\”免费升级\”\”话费返还\”等营销话术
部分用户通过转用联通18元套餐(100GB流量+500分钟)实现资费减半,但需考虑携号转网的隐性成本。
中国移动套餐的性价比呈现两极分化:新用户特惠套餐确实具有吸引力,但老用户普遍遭遇价格歧视。消费者需保持警惕,通过主动协商、横向对比、定期重置套餐等方式维护权益,避免沦为\”数字韭菜\”。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8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