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销手段争议:虚假承诺与套餐陷阱
南昌联通营业厅被多次曝光在网络套餐推广中存在虚假宣传行为。例如在千兆宽带业务中,用户实测网速仅达合同承诺的30%,技术人员却通过特定路由器人为提高测速数据。另有消费者反映,营销人员以“消费等级达标可获赠宽带”为诱饵,实际擅自将19元/月套餐变更为89元最低消费,三年间产生额外费用超800元。
- 夸大网速:签约1Gbps实际仅300Mbps
- 套餐变更:未经确认修改资费标准
- 设备误导:更换光猫不解决实际问题
二、服务流程违规:强制捆绑与权限滥用
营业厅业务办理存在明显强制捆绑现象,包括:
- 宽带开通必须接受指定路由器设备
- 靓号用户改套餐需缴纳违约金
- 副卡注销要求提供原始芯片卡
此类行为违反《电信条例》关于公平交易的规定,运营商利用技术优势设置不合理交易门槛。
三、用户权益损害:投诉机制形同虚设
纠纷处理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用户投诉常遭遇客服推诿、工单作废、异地复机受阻等问题。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需通过12345/12315等外部渠道施压才能获得响应,营业厅内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更有合作商指控南昌联通拖欠押金及佣金长达一年,暴露出管理失范问题。
南昌联通营业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本质上是市场份额压力下的短视策略。从营销欺诈到服务违规,反映出企业合规意识薄弱与用户权益保护机制缺失。解决此类纠纷需强化监管执法、完善内部问责,同时建立透明的资费公示体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