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表象与真实面目
中国移动近年推出的”免费领手机”活动,表面以”0元购机””套餐达标赠机”为宣传点,实际通过话术包装隐藏多重消费陷阱。根据用户反馈,该活动通常以电话营销、短信推送形式展开,承诺满足消费额度即可获赠手机,但多数消费者在办理后才发现实际支出远超预期。
二、免费背后的合约陷阱
该营销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点:
- 套餐升级绑定:要求用户升级至128-199元高额套餐,合约期长达36个月
- 隐性分期贷款:通过花呗等渠道冻结2000-3000元资金,实际手机价值仅千元左右
- 违约金条款:提前解约需支付800-2000元违约金
- 服务捆绑销售:强制绑定千兆宽带等附加业务
三、真实用户案例剖析
某消费者接到移动客服电话后,办理”免费”领取OPPO A56手机,后发现需连续36个月每月多扣59元,实际总支出达2124元,而该机型官网售价仅1199元。另有用户反映业务员擅自拉黑客服号码,导致无法接收投诉反馈。
四、法律风险与维权建议
此类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9、10条,侵犯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 立即拨打10086要求提供完整合同副本
- 向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提交书面投诉
- 通过黑猫投诉等第三方平台曝光侵权行为
- 必要时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撤销欺诈合同
所谓”免费领手机”本质是信用购机与套餐绑定的复合型消费陷阱。消费者应警惕任何涉及身份验证、分期付款的营销话术,办理业务时务必核实:①套餐实际支出总额 ②合约解除条款 ③设备真实价值。建议保留通话录音、合同文本等证据,遇纠纷及时通过多渠道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8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