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管理维护缺位
兴城供电营业厅管理的供电设备多次因维护不当引发事故,典型案例显示其变压器跌落式开关虽符合技术规范,但未设置安全护栏导致触电伤亡。另有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换的案例,2014年配电箱短路直接引发商户火灾,造成相邻商铺重大财产损失。
- 高压设备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 配电线路绝缘层老化未及时检测
- 防雷设施缺失导致二次事故
二、产权归属争议频发
多起纠纷涉及供电设施产权划分问题,2017年触电事故中用户主张供电公司应对其管理的供电线路负责,但法院审理发现事故设备实际产权归属第三方企业。2022年案件更出现供电公司以「表后线属用户资产」为由拒绝赔偿的争议。
三、法律适用分歧明显
司法实践中对《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六条的适用存在争议,供电公司多次主张受害者在高压危险区域活动应自行担责,但法院认为其未充分履行警示义务仍需担责70%。另在低压线路事故中,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选择常成为庭审焦点。
四、保险责任认定困难
供电责任险赔付争议突出体现在2022年案件,保险公司以「事故设备不属于承保范围」拒赔,暴露出保险条款约定与实际情况的脱节。调解案例显示,类似「表后线故障」等模糊责任地带的事故,赔偿标准缺乏统一认定依据。
兴城供电营业厅纠纷频发的根源在于设备管理闭环缺失与权责划分模糊双重因素。建议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完善产权标识系统、推动保险条款标准化,同时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从根本上降低法律风险。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0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