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营业厅服务涉嫌违规收费问题调查
一、擅自开通增值业务
多名消费者投诉称,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开通5G通话宝、教育尊享等增值业务。案例显示,用户办理基础套餐时,营业厅私自叠加每月5-30元不等的附加服务,部分业务扣费持续8个月才被发现。浙江某用户办理校园卡时,39元套餐被擅自开通三项增值服务,累计多扣费88元。
二、诱导办理高额套餐
营业厅存在以下典型操作手法:
- 谎称”最低套餐标准”,将8元套餐隐瞒为39元
- 将信用贷款包装成”免费领手机”活动
- 利用校园场景强制家长办理高价套餐
郑州某家长办理校园门禁卡时,被要求必须办理39元套餐,实际该业务存在8元保号套餐选项。
三、套餐资费不透明
计费系统存在三大问题:
- 流量超额扣费未实时提醒,用户充值后直接划扣
- 套餐变更后无法恢复原资费标准
- 主副卡停机不同步导致额外扣费
典型案例显示,用户降低套餐后出现38.32元异常扣费,需投诉才能退款;另有用户停机后副卡持续扣费。
四、虚假营销活动
移动营业厅存在三类违规营销:
- 将分期贷款包装成”免费领手机”
- 承诺”免费体验”到期自动续费
- 宽带续约捆绑高价套餐
湖南用户投诉业务员以回馈老用户名义,隐瞒信用购贷款实质,诱导老年人签订分期协议。
综合多起投诉案例,中国移动营业厅服务存在系统性违规操作,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9、10条规定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建议监管部门建立通信服务黑名单制度,要求企业实行增值业务二次确认机制,完善套餐变更追溯功能,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0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