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联通营业厅套餐优惠暗藏消费陷阱调查
一、优惠承诺与执行不符的虚假宣传套路
2025年3月东莞某营业厅工作人员承诺”四年优惠期每月34元”套餐,实际在合约中却标注为两年有效期。消费者充值后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才发现实际优惠期限缩水50%,这种口头承诺与书面协议不符的欺诈手法已成为典型套路。
宣传话术 | 实际条款 |
---|---|
永久有效套餐 | 首年优惠价 |
免费升级服务 | 隐性绑定合约 |
二、套餐资费中的隐藏费用设置
消费者在办理所谓”超值套餐”时,往往忽视以下隐性收费项目:
- 未用完的语音通话分钟数强制结转收费
- 合约期内套餐变更需支付违约金
- 主副卡绑定产生的叠加费用
有用户反映办理55元主副卡套餐后,实际账单显示为129元,差额来源于未明确告知的增值服务。
三、自动续费陷阱的技术操作
- 业务员使用自有设备办理业务,规避用户监督
- 通过三次人脸识别绑定支付账户
- 套餐到期前未主动取消则默认续约
2025年1月有用户发现合作营业厅擅自升级套餐,原已下架的优惠套餐被替换为高价套餐,且次月才能生效。
四、消费者维权操作指南
遭遇套餐陷阱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 立即通过10010客服电话申诉
- 登录联通官方APP核查合约条款
- 向消费者协会提交营业厅监控录像等证据
2024年12月某用户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成功追回被多扣的74元套餐差额。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0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