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承诺为何频现”文字游戏”?
重庆南岸区联通营业厅近年屡遭消费者投诉,主要矛盾集中在套餐优惠的兑现环节。2020年用户办理的”承诺消费两年享优惠”套餐,实际执行中月均额外扣费增幅达300%,且合约到期后未获任何提醒直接恢复原价。2024年办理的宽带套餐更被发现,业务员承诺的1000M宽带实际合同仅标注300M,价格条款也存在文字游戏。
这种”说一套写一套”的营销手段已成固定套路:
- 口头承诺与实际合同存在重大偏差
- 优惠期限被拆分成多个短期活动
- 关键资费条款采用模糊表述
隐藏条款成”定时炸弹”
2021年用户办理的”免费领卡”活动,事后发现绑定了花呗分期协议,需承担480元隐性费用。更令人震惊的是,2020年办理的集团号卡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附加5年靓号协议,强制要求月消费296元。
承诺内容 | 实际条款 |
---|---|
长期优惠自动续约 | 分拆为多个短期优惠 |
免费领取礼品 | 绑定金融分期协议 |
0元副卡 | 需承诺最低消费 |
套餐变更遭遇”踢皮球”
当用户发现资费异常要求变更套餐时,营业厅设置多重障碍:
- 要求必须回原办理地处理
- 线上客服与线下营业厅互相推诿
- 故意拖延处理时间至账期截止
2024年用户要求转8元保号套餐,经历4次转接、3次线下交涉,最终需投诉至工信部才得以解决。
消费者维权困境待解
现有投诉处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 客服权限不足,需多级转接
- 解决方案要求消费者承担隐性成本
- 投诉超30天自动关闭工单
2025年校园卡投诉案例显示,运营商要求用户先注销原套餐再处理诉求,完全忽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南岸区联通营业厅的信任危机,折射出通信行业套餐设计复杂化、服务承诺空心化的深层问题。从2017到2025年的投诉案例显示,类似问题呈现周期性复发特征,建议监管部门建立套餐承诺备案核查机制,强制要求资费变更提前30天书面告知,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