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营业厅各层人员密度如何确定?

本文系统解析商店营业厅各层人员密度的确定方法,涵盖国家标准依据、楼层差异取值规则、特殊场景调整策略及疏散设计计算要点,为建筑规划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基础规范与标准依据

商店营业厅人员密度的确定需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等国家标准。根据规范要求,人员密度需结合楼层位置、营业厅功能及建筑规模综合确定,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合理规划

商店营业厅各层人员密度如何确定?

商店营业厅人员密度基准表(单位:人/m²)
楼层位置 普通商店密度 建材/家具店密度
地下第二层 0.56 0.168
地下一层 0.60 0.18
地上第一、二层 0.43-0.60 0.129-0.18
地上第三层 0.39-0.54 0.117-0.162

二、楼层差异与密度取值

不同楼层的人员密度需按以下原则调整:

  • 地下层:地下第二层密度取0.56人/m²,地下一层取0.60人/m²,且不得设置营业厅于地下二层以下
  • 地上层:首层及二层根据建筑总面积选择密度区间,若整座建筑营业厅总面积≥3000m²,取下限值;反之取上限值

三、特殊场景的调整规则

针对特定商业形态,人员密度需进行折减:

  1. 建材商店与家具展示:密度值按基准表的30%计算,因其客流量低于普通零售店
  2. 混合用途建筑:若商店内包含多种业态,仍按主要商业用途确定全楼密度,避免动态调整风险

四、密度计算与疏散设计

计算公式为:疏散人数=本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人员密度。计算结果需用于确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且每层疏散设施需独立核算。例如,首层营业厅若面积为2000m²且密度取0.60,则疏散人数为1200人,对应疏散总宽度需满足1m/百人要求。

商店营业厅人员密度的确定需严格依据楼层分布、建筑规模及业态类型,通过规范公式计算并匹配疏散设计标准,以实现安全性与空间利用效率的平衡。实际应用中,应优先执行国家标准并考虑动态经营因素,确保消防验收与日常运营的合规性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7090.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上午1:41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上午1:4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