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段特征与历史背景
137号段作为中国移动早期发放的号段,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用户基数庞大、二手流通率高、虚拟运营商混用。自1999年启用至今,该号段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亿,长期的市场流通导致二次放号比例达37%,大量未解绑的社交账号与金融信息成为犯罪温床。
二、诈骗高发的核心原因
该号段诈骗投诉频发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
- 信息残留漏洞:二手号码未彻底清除原用户注册的金融、社交账户信息,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嗅探获取敏感数据
- 虚拟号段混淆:虚拟运营商号段(如170/171)与137实体号段交叉使用,降低用户警惕性
- 号码资源滥用:部分代理商违规批量办理”一证多号”,同一身份证注册的多个137号码被用于轮番诈骗
三、黑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诈骗集团通过四个环节形成闭环:
- 非法获取二手号码的实名认证信息
- 利用改号软件伪造137开头的本地号码
- 通过AI语音机器人日均拨打800+通诈骗电话
- 使用虚拟货币完成资金转移
号段 | 诈骗占比 | 活跃时段 |
---|---|---|
137 | 31.7% | 10:00-12:00 |
170 | 28.4% | 14:00-16:00 |
四、防范与应对策略
用户可采取三级防护措施:
- 基础防护:开通运营商提供的”号段过滤”服务,自动拦截高风险虚拟号段
- 主动验证:接到137号段来电时,通过回拨官方客服确认身份真实性
- 技术阻断:安装具备号码标记共享功能的防诈APP,实时更新诈骗数据库
137号段诈骗问题本质是通信资源管理漏洞与犯罪技术升级的共同产物。需建立运营商、公安机关、互联网企业的三方数据互通机制,实施二手号码的全信息清除标准,同时加强虚拟号段的用后监管,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此类诈骗的蔓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5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