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套餐的常见营销套路
市场上13元月租电信卡多存在价格欺诈嫌疑,典型操作包括:首月超低价诱导消费,将短期优惠伪装成永久套餐,以及通过物联卡冒充正规手机卡。有用户反映激活时未说明的附加条款,导致次月费用骤增至29元。
隐性收费的三种主要形式
- 自动续费陷阱:通过电视端订购服务直接扣费,无需二次验证
- 叠加服务费:未经确认添加增值业务(如IPTV音乐服务)
- 注销违约金:提前注销需补交”未使用月费”
识别套路的三大策略
- 验证套餐官方资质,通过运营商APP查询真实资费
- 警惕小数点定价(如9.9元),此类多为虚假宣传
- 确认合约是否标注”长期有效”及违约金条款
用户维权指南
建议每月核查电子账单详情,发现异常立即通过12315投诉。保留业务开通时的宣传资料,要求运营商提供扣费依据。对于争议金额,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退一赔三。
13元低价套餐存在系统性收费风险,建议选择29元起且功能完整的正规套餐。消费者应提高对电子合约的审查意识,遇到强制扣费时及时通过多渠道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5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