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月低价诱导,次月起自动续费陷阱
多数1元月租卡通过”首月0.1元”等宣传吸引用户,但在开通页面默认勾选连续包月协议。河北李姐案例显示,未关闭续费选项的用户次月会被扣除20-58元不等的会员费,且扣费前无短信提醒。更隐蔽的是,部分平台将续费关闭入口层层隐藏,需通过微信支付→扣费服务→关闭续费等多步操作。
二、优惠券使用限制暗藏连环消费
标榜赠送的”30元外卖券””加油立减券”实际存在多重限制:
- 使用门槛:需连续开通3个月才能激活优惠资格,实际支出150元换取24元优惠
- 适用范围:仅限特定高价商品或冷门品类,如炸鸡店不在适用门店清单
- 有效期陷阱:部分优惠券仅3天有效期,超期自动作废
三、流量限速与断网规则不透明
以某品牌”无限流量卡”为例,其文字游戏套路包括:
- 月流量达20GB后限速至100KB/s,实际无法观看视频
- 宣传”首月1元”但需叠加5元来电显示费,实际月租最低14元
- 套餐有效期标注模糊,合约期结束后月租涨幅可达300%
四、套餐信息不透明与文字游戏
商家通过二次包装手法制造价格幻觉:
- 将用户预存款计入月租减免,如预存100元伪装成”月租1元”
- 混淆年流量与月流量概念,将100GB/年宣传为100GB/月
- 隐藏叠加消费规则,如1元基础月租需另购5元/GB流量包
五、退款维权渠道人为设障
60%的投诉案例显示维权存在系统性障碍:
- 客服以”已使用优惠券”为由拒绝退款
- 要求用户自证未享受服务,拖延处理超15个工作日
- 部分物联卡无实体卡号,无法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
1元月租卡的本质是”低价诱饵+后续收割”的商业模式。消费者需重点核查自动续费条款、优惠券使用细则、流量限速阈值三大要素,办理时立即截图服务协议,并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套餐有效性。遭遇侵权时应同步向12315平台投诉,保留支付记录作为证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6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