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案例:免费流量变「低消」合约
2024年11月宁夏用户遭遇典型套路:自称移动客服人员以「本月到期需续订」为由,宣称赠送10G免费流量,实际通过10086官方渠道办理后,用户发现套餐被强制绑定最低消费94元,较原消费水平暴涨26元。类似案例中,副卡用户被诱导开通「免费三个月流量包」,实际产生高达1400元扣费。
宣传话术 | 实际条款 |
---|---|
「保持原套餐不变」 | 绑定隐性低消合约 |
「到期自动取消」 | 需手动关闭否则续费 |
套路解析:话术包装与隐性条款
运营商外包团队通过三大欺诈手段牟利:
- 利用10086/10085官方号段发送验证码,增强可信度
- 将「最低消费」包装为「消费达标即赠」,隐瞒向上取整规则
- 模糊「免费体验期」与「自动续费」的关联性
技术层面存在定向流量扣费乱象,例如优先扣除通用流量、虚构微信使用记录等隐蔽手段。
维权指南:三步应对扣费陷阱
- 即时取证:保存通话录音、业务办理短信及套餐说明页面
- 多渠道投诉:通过10086客服、工信部网站、第三方投诉平台同步维权
- 主张退一赔三: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还费用并索赔
2025年1月福建用户通过APP投诉成功追回被扣费用,证明及时维权有效性。
行业反思:监管漏洞如何填补?
现行监管体系存在三大盲区:外包团队话术培训缺失、套餐变更二次确认形同虚设、定向流量计量不透明。建议推行「套餐变更冷静期」制度,强制要求短信推送完整资费说明,并将外包商违规行为纳入运营商信用考评。
消费者需警惕「官方号码+赠送福利」组合陷阱,办理业务时坚持「三不原则」:不透露验证码、不轻信口头承诺、不点击陌生链接。遭遇欺诈时应立即保存证据并多渠道维权,推动通信行业服务透明化进程。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8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