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权力失范的典型案例
2020年湖南岳阳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某夫妇在移动营业厅的暴力行为,成为权力撒气的典型样本。因手机套餐变更纠纷,这对公职人员不仅推倒显示器、损坏财物,更对工作人员叫嚣”我收拾你”,完整监控视频的曝光引发舆论哗然。类似事件在2024年湖北竹山重演,文旅局干部袁某某酒后大闹酒店时扬言”在竹山我说了算”,暴力行为被监控全程记录。
权力撒气的深层逻辑
- 特权认知错位:将公共权力等同于个人威权,形成”领导就要有领导样子”的畸形认知
- 矛盾处理失能:面对普通民事纠纷时,习惯动用身份特权而非法律途径解决
- 监督机制失效:涉事官员多存侥幸心理,反映出日常监督存在盲区
社会影响的三重撕裂
- 政府公信损耗:官员个体行为被投射为整体形象,加剧”塔西佗陷阱”效应
- 阶层对立激化:”收拾你”等言论强化官民身份区隔,刺激社会敏感神经
- 法治信仰动摇: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未获及时惩处,消解法律权威
制度反思与治理路径
涉事官员最终均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但运动式惩戒难以根治病灶。需建立权力清单动态公示制度,将官员8小时外行为纳入考核体系。更重要的是重构监督生态,通过群众评议、媒体曝光形成全天候监督网络,让”撒气式用权”失去生存空间。
从营业厅显示器到酒店前台,这些权力撒气现场实质是特权思想的外化展演。当公权力异化为情绪宣泄工具,损害的不仅是政府形象,更是社会治理的根基。唯有建立刚性的权力约束机制,才能避免”服务者”沦为”施暴者”的角色错位。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9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