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概述:礼品背后的隐藏消费链
近期定州部分电信营业厅以「老用户回馈」「免费送家电」为名开展促销活动,实际通过合约条款绑定高消费套餐,甚至存在未经告知的金融分期操作。这类活动表面赠送价值数百元的电器或手机,实则要求用户签署长达36个月的合约期,月均消费门槛提高50%-300%不等。
常见套路:免费背后的三大陷阱
- 套餐升级绑定:以免费礼品诱导用户升级至199元/月以上套餐,合约期内不可降档
- 金融分期模式:通过花呗、网贷平台完成「隐形扣款」,用户需自行偿还2147元分期款项
- 第三方合作陷阱:外包经销商联合小额贷款公司,以信用授权名义获取消费者金融信息
真实案例:花呗分期暗藏猫腻
2023年10月定州某用户参与「预存话费送电饭煲」活动时,工作人员以「信用绑定」为由操作其手机,导致花呗自动扣除2147.85元分期费用。该用户直至收到逾期通知才发现,所谓「预存」实为网贷消费。
消费者防范指南
- 核实活动资质:要求查看加盖公章的正式协议文本
- 警惕金融授权:拒绝提供支付宝、银行卡支付密码
- 查询隐藏条款:通过10000号客服确认套餐变更记录
- 留存证据:对口头承诺进行录音,保存签字文件副本
电信运营商营销活动应当遵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遇到强制消费时,可向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12300)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12315)投诉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9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