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供水环节加价导致价格差异
岳麓区部分产业园区、老旧小区因未完成“一户一表”改造,仍采用物业或第三方转供水模式。转供水主体在代收水费时,擅自将管网维护、人工管理等成本转嫁至终端用户,导致水费单价超过政府定价。例如某小区用户反映市政供水接通后仍按3.58元/吨收费,远超第一阶梯2.88元的标准。
二、二次加压费用未规范分摊
高层建筑二次加压设备运行费用未明确纳入政府定价范畴,部分物业公司以“公共能耗分摊”名义附加收费。长沙市现行政策要求此类费用应通过物业费或公共收益解决,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按用水量加收现象。典型案例显示,某小区因未移交二次加压设施,物业持续收取0.5-0.7元/吨附加费。
三、物业代收机制存在漏洞
物业代收水费缺乏统一监管细则,导致终端价格混乱:
- 收费标准不透明:未公示费用构成,用户对3.56元/吨等价格存在疑问;
- 责任划分模糊:物业以“代收协议”推诿,供水企业未主动接管终端收费;
- 违规操作频发:个别物业公司利用验收空窗期,长期按工程用水标准收费。
四、监管执行力度不足
尽管《价格法》第三十九条明确对未执行政府定价行为的处罚条款,但实际执法中存在:
- 处罚时效滞后:违法行为持续数月后才介入调查;
- 整改要求宽松:多以清退费用代替行政处罚;
- 政策衔接不畅:2019年文件与现行水价体系存在冲突,滋生执法灰色地带。
岳麓区水费价格争议本质是转供体系市场化与公共服务属性间的矛盾。解决路径需包含:强制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制定二次加压收费细则、建立物业代收备案制度,同时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通过典型案例公示形成震慑效应。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1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