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条款不透明埋隐患
多名用户反映办理宽带时未被告知合约期限,业务员常以“随时可退”诱导签约。实际办理时默认绑定24-36个月合约期,取消需支付高额违约金。部分用户因工作调动等客观原因需提前解约,却遭遇“签约容易解约难”的困境。
二、设备归还成取消拦路虎
宽带注销需完整归还光猫、机顶盒等设备成为普遍要求,但存在三大争议点:
- 设备遗失赔偿标准模糊,有用户被要求支付200元赔偿金
- 归还流程繁琐,需多次往返营业厅
- 设备检测标准不透明,易产生争议
三、客服流程设置多重障碍
从用户投诉案例可见典型推诿流程:电话客服要求线下办理→线下要求设备检测→系统显示处理延迟→产生额外费用。有用户经历6次投诉、3次现场办理仍未能成功注销,凸显流程设计缺陷。
四、违约金争议成维权难点
运营商以《智慧家庭礼包协议》等格式条款绑定服务,单方面约定违约金计算方式。用户反映实际违约金可达:
项目 | 金额 |
---|---|
设备折损费 | 120 |
套餐差额补偿 | 80/月 |
服务补偿金 | 总费用20% |
此类条款被法律界质疑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的公平交易权。
宽带注销困境折射出通信服务领域格式合同监管缺位、业务流程标准化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建立线上注销通道、明确设备赔偿标准、规范合约告知义务等系统性改革,切实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1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