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办理流程不透明
广州联通营业厅存在业务员未明确告知用户真实套餐内容的情况。有消费者反映,在未获知需办理新卡的前提下,业务员直接操作用户手机完成开卡流程,待发现时已无法现场撤销。更存在以”提升网络信号”为由诱导充值,实际关联新套餐开通的隐蔽营销行为。
- 推销时避谈新卡办理,直接索要支付验证
- 套餐资费条款未作书面说明
- 线下业务与线上系统信息不同步
售后服务响应滞后
投诉处理呈现”踢皮球”现象,营业厅与客服热线存在责任推诿。用户提交退卡申请后,需经历多次48小时等待期仍无反馈。更存在线下网点将责任推给外包团队,导致消费者陷入维权死循环。
- 首次投诉到首次回复:平均72小时
- 问题解决周期:7-15个工作日
- 重复投诉率:达63%
外包人员管理失范
上门推销人员存在严重违规操作,包括要求用户向私人账户转账、盗用身份信息开卡等违法行为。营业厅对第三方团队监管缺位,出现问题时以”外包人员”为由拒绝担责,加剧消费者信任危机。
用户维权渠道受阻
消费者遭遇客服电话转接无效、经理身份隐匿、投诉专线忙音等技术性阻碍。即便通过工信部或消费者协会维权,仍面临企业拒不承认过错的处理态度,迫使部分用户选择网络曝光维权。
广州联通营业厅的投诉频发根源在于业务链条的监管漏洞与服务体系的失效。建议从三方面改进:①建立业务办理双录制度,强制告知关键条款;②设立独立投诉处理部门,实行48小时首应责任制;③加强外包团队准入审核,建立连带追责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1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