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费用叠加陷阱
广西多地用户反映,营业厅推荐的”优惠套餐”常包含隐性收费项目:
- 未经说明的副卡月费(每张10-20元)
- 自动扣费的增值服务(如咪咕会员、小度音箱)
- 优惠活动不叠加导致的变相涨价(宽带优惠抵消流量折扣)
典型案例显示,128元套餐经叠加收费后实际支出可达178元/月,远超承诺金额。
合约期限限制陷阱
用户签约时未被告知的限制条款包括:
- 强制两年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花呗额度冻结协议(每月自动扣款30元)
- 宽带安装绑定长期消费承诺
南宁用户因携号转网受阻,发现套餐合约竟绑定第三方金融平台。
虚假宣传误导陷阱
营销话术存在明显误导行为:
- 宣称”无限流量”实际限速30G
- 电话推销模糊优惠条件(永久优惠实为短期)
- 座机伪装官方客服实施诈骗
桂林用户遭遇”10元永久优惠”话术陷阱,实际套餐费反增121%。
套餐降档困难陷阱
消费者维权面临多重阻碍:
问题类型 | 出现频率 |
---|---|
客服无降档权限 | 87% |
要求线下办理 | 63% |
推荐更贵套餐 | 79% |
温州用户经历13次通话仍无法办理8元保号套餐。
广西移动套餐存在系统性消费陷阱,主要表现为费用叠加、合约限制、虚假宣传和降档壁垒四大特征。消费者应仔细核查电子协议,警惕”免费赠送”话术,通过工信部渠道维护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1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