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用隐瞒与诱导消费
延安中心街营业厅存在通过话术诱导用户叠加套餐费用的行为。例如2024年10月,消费者办理189元套餐时,被业务员以“监控服务费”“语音包”等名义层层加价至201元,且未在合同中明确标注附加条款。另有用户反映办理79元套餐后,实际扣费变为89元,且赠品需额外支付月租费用。
二、套餐升级陷阱
营业厅常以权益积分兑换为诱饵推荐高价套餐:
- 前期承诺电费、水费兑换权益吸引用户升级套餐
- 后期设置定点领取、限时抢购等限制条件
- 电话推销中隐瞒第三方合作风险,导致用户遭遇花呗分期诈骗
三、私下收款与资质风险
多起案例显示业务员存在违规操作:
- 要求用户扫码支付预存款至个人账户
- 销售非电信官方产品(如移动流量卡)并收取现金
- 未提供书面协议,手工篡改服务参数
四、投诉处理机制失效
用户维权面临多重阻碍:
- 客服推诿称“无办理记录”,拒绝承认电话推销业务
- 营业厅回收问题赠品后未履行补偿承诺
- 流量虚标投诉仅获机械式回复,未解决实质问题
五、行业监管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建立套餐变更费用公示制度,强制披露有效期条款
- 加强代理商资质审查,严禁个人账户收款行为
- 推行电子合同备案系统,确保服务参数可追溯
现有证据表明,延安电信部分代理服务存在系统性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费用不透明、诱导消费、违规收款三大特征。需通过强化监管、完善投诉机制、提升信息透明度等方式维护消费者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1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