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与信息不透明
恒通营业厅在ETC业务办理中,多次出现业务员以”免费办理”为噱头吸引客户,却在激活环节要求预存资金。实际操作中将预存款转换为使用门槛极高的”权益金”,且未事先告知消费者限制条件。
典型操作手法包括:
- 隐瞒协议关键条款,如注销费用和权益金使用规则
- 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快速完成业务办理
- 擅自操作客户手机完成支付流程
二、员工培训与监管缺失
业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是导致误导行为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 业务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产品规则理解偏差
- 绩效导向的激励机制催生违规操作
-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和投诉处理流程
同类问题在通信行业也普遍存在,如联通工作人员擅自开通增值业务、广电营业厅模糊话费返还规则等。
三、行业竞争压力传导
ETC和通信行业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采取非常规手段:
- 地推业务员面临高额业绩考核压力
- 通过预存款机制绑定用户长期消费
- 利用消费者对官方渠道的信任进行身份伪装
恒通营业厅的误导行为是行业乱象的缩影,反映出企业内控缺失、监管滞后与市场无序竞争的深层矛盾。解决路径需包含:强化从业人员职业伦理培训、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2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