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营业厅投诉频发背后:扣费套餐乱象调查
一、未经同意擅自开通业务
多起案例显示,运营商存在擅自为老年用户开通增值业务的行为。例如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手机被中国移动私自开通多项套餐,单月扣费高达五百余元仍未停机,甚至在用户改用其他流量卡后仍持续新增收费项目。类似擅自绑定机卡分离套餐的投诉也屡见不鲜,有用户在未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连续数月扣除违约金。
二、费用计算规则不透明
资费计算逻辑混乱成为投诉焦点:
- 承诺套餐与实际扣费金额不符,129元套餐最终扣除169元
- 流量余量显示异常,在通用流量未耗尽时产生套餐外费用
- 优惠期结束未明确告知,擅自恢复原价导致费用激增
三、投诉处理效率低下
消费者维权面临多重阻碍:
- 客服解释与营业厅答复存在矛盾
- 投诉后长时间处于”正在核实”状态
- 线上与线下服务渠道相互推诿
案例 | 处理时长 | 结果 |
---|---|---|
违约金扣费 | 4个月 | 部分退费 |
天价流量费 | 5个月 | 未解决 |
四、适老服务存在明显缺失
针对老年用户群体的服务缺陷尤为突出:未设置流量超额预警机制导致产生3000元天价账单、未提供纸质账单导致费用异常难以及时发现、业务办理过程缺乏亲属确认环节。
五、套餐捆绑陷阱屡禁不止
运营商通过话术诱导用户变更套餐,存在”免费赠送”变强制消费的情况。有用户反映在同意领取流量后,套餐被擅自升级为高价档位且取消困难。机卡绑定套餐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2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