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概述
近期扬州多名用户反映,在未签署协议或确认业务的情况下,联通号码被擅自开通收费套餐或办理新卡。此类事件呈现三个特征:①多发生于线下营业厅场景;②涉及积分兑换、套餐升级等营销活动;③用户发现异常时已产生数月扣费。
外包管理漏洞
调查显示,70%的投诉指向外包人员违规操作,具体表现为:
- 业务员在推销过程中直接操作用户手机完成业务办理
- 利用「信号升级」等话术掩盖真实业务内容
- 未向用户说明合同细则即要求支付费用
此类行为与运营商对外包团队考核机制有关,部分业务员为完成业绩指标铤而走险。
系统审核缺陷
从技术层面分析,联通现有业务办理系统存在三重缺陷:
- 人脸识别等生物认证环节可被人工跳过
- 同一身份证可重复开卡未触发预警
- 增值业务开通缺乏二次确认机制
问题类型 | 占比 |
---|---|
私自开通套餐 | 45% |
冒名办理新卡 | 32% |
业务无法取消 | 23% |
用户维权困境
受害者维权时普遍遭遇三大障碍:①营业厅推诿称「外包人员所为」拒绝担责;②客服处理周期超15个工作日;③退费时强制要求接受话费抵扣。有用户耗时两个月仍未完成号码注销。
该现象暴露运营商在渠道管理、系统风控、用户权益保护等环节的体系性缺陷。建议:①建立外包人员黑名单制度;②强制实施业务办理双录备案;③在工信部投诉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只有完善监管链条,才能杜绝「被开卡」乱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2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