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始末:从优惠套餐到网贷推销
2022年8月,吉林市民方先生接到联通营业厅电话,被告知可享受疫情复工优惠套餐。到店后工作人员却转而推销招联金融网贷与花呗业务,在明确拒绝后竟遭工作人员辱骂。涉事营业厅回应称系”优惠政策解释混淆”,而辱骂顾客的前任店长已被辞退。
此类事件并非个案,湖南南县用户反映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办理招联银行贷款,导致农保卡资金被扣。重庆酉阳用户办理转网时,发现未经同意的副卡合约自动续期至2026年,注销过程遭遇踢皮球式推诿。
乱象溯源:绩效考核催生畸形服务
根据内部人士披露,联通营业厅存在特殊考核机制:
- 网贷业务推广纳入员工KPI考核
- 套餐优惠与金融产品绑定销售
- 线下营业厅承担主要获客任务
这种机制导致工作人员为完成指标,采取误导话术诱导用户开通金融业务。如方先生遭遇的”优惠套餐电话邀约”实为网贷推销陷阱。
投诉频发:全国多地用户遭遇相似经历
公开投诉平台显示,2022-2025年间相关投诉呈上升趋势:
- 2022年吉林:网贷推销辱骂事件
- 2024年重庆:强制续约阻止转网
- 2024年湖南:擅自办理网贷扣款
- 2025年辽宁:经济补偿仍存争议
整改迷局:辞退员工是否治标不治本
尽管涉事营业厅采取辞退涉事员工、补偿用户话费等措施,但核心问题仍未解决:
- 金融产品捆绑销售模式未改变
- 线下网点考核机制依然存在
- 用户知情权保护机制缺失
2025年辽宁用户投诉案例显示,经济补偿后仍存在服务流程缺陷,表明整改尚未触及制度根源。
从吉林到湖南,从2022到2025,联通营业厅服务乱象暴露的不仅是员工素质问题,更是企业战略定位偏差。当通信服务商将营业厅变成金融产品推销点,当基础通信服务与网贷业务形成利益捆绑,最终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权益,更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公信力。如何重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或许才是破局关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2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