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条款不透明
多个案例显示,消费者在办理业务时未获知完整合约内容,营业员常以「免费升级」「资费不变」等话术诱导签约,事后则以系统合同为由收取违约金。有用户升级5G套餐后突增800元违约金,办理宽带时被隐瞒两年合约期限制。
- 未明确告知最低合约期限
- 设备赠品隐含收费条款
- 违约金计算标准不透明
二、未经授权的私自续约
无锡分公司存在系统自动续约机制,用户在合约到期后未主动办理续约却被默认延长服务期。2024年某用户宽带到期后被自动续约,注销时需支付400元违约金,该操作未经任何书面确认。
三、消费者维权困境
投诉处理流程存在系统性障碍:客服要求用户「自证被误导」,营业厅以签字合同对抗口头承诺,维权平台因企业不配合被迫关闭案件。虽有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施压成功免赔,但多数案例仍需支付30%-200%的违约金。
- 缺乏办理时的录音证据
- 格式合同条款解释权归企业
- 违约金与设备回收捆绑处理
无锡电信纠纷频发折射出运营商「重营销轻服务」的运营模式,需通过明确告知义务、建立二次确认机制、规范违约金比例等方式重构服务标准。消费者应留存书面凭证,必要时向工信部投诉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2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