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部分套餐“月租仅支持升档调整”的规则引发用户讨论。据多地消费者反馈,在办理低价套餐后想要降低月租时,却被告知“只能升级不能降级”。这一限制性条款被认为侵犯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套餐调整规则遭质疑,用户直呼“被套路”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移动套餐确存在“单向调整”条款。河南郑州用户王先生表示,原套餐月费58元包含20GB流量,经客服推荐升级至88元套餐后,发现实际用量仅需40元左右,但当月就想改回原套餐时,系统提示“当前套餐不支持降级”。类似遭遇的用户在投诉平台累计超2000条记录,主要集中于三大争议点:
1. 套餐变更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营销话术避谈降级限制
2. 高额违约金条款设置不合理(部分套餐需支付剩余合约期50%费用)
3. 差异化服务标准下架低价套餐涉嫌变相涨价
运营商解释难服众,法律专家指违规嫌疑
面对用户质疑,移动客服回应称“套餐调整规则已在合约中载明”,但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张律师表示:“运营商若未对关键条款进行显著提示,单方面限制降档可能构成霸王条款。”
值得关注的是,在工信部《关于规范电信资费方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企业应提供多档位资费方案,不得限制用户选择权。当前争议套餐多集中于“合约套餐”类型,其捆绑消费的属性与监管要求的“资费透明化”趋势形成冲突。
市场格局生变,用户转向灵活资费
随着争议发酵,更多用户开始关注灵活性更强的互联网套餐。第三方数据显示,5月以来,线上办理可自由调整档位的流量卡用户量环比增长37%。业内人士分析,运营商应注意到消费分级趋势,需在套餐设计上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
如果您正在寻找灵活可控的手机套餐,不妨了解官方推荐的自由组合流量卡:
办理官方流量卡
支持按需调整套餐档位,无合约捆绑消费,享全程线上自助服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