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乱象:误导消费成顽疾
近期多起投诉显示,未央联通营业厅存在套餐变更告知不实、隐瞒收费条款等违规行为。典型案例包括:以宽带升级为由诱导用户变更高价套餐,擅自添加收费宽带服务长达58个月,以及未明确告知流量计费规则变更。合作营业厅标识模糊、业务员话术培训缺失等问题,客观上为误导消费创造了条件。
二、法律风险:违规操作代价几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欺诈行为需承担三倍赔偿责任。如山东泗水案例中,代理商通过不实宣传变更套餐已涉嫌侵权。另据司法实践,擅自开通收费服务累计金额达1740元的案例,运营商可能面临惩罚性赔偿与行政处罚双重风险。
- 虚假宣传:可主张三倍赔偿
- 擅自变更合同:用户有权解除协议
- 长期隐瞒收费:需退赔全部不当得利
三、整改建议:标本兼治方有效
参考行业整改经验,建议采取分级治理措施:
- 规范合作厅标识,明确授权业务范围
- 建立服务话术白名单,强制录音存档
- 实行套餐变更二次确认机制
- 设置违规行为黑名单制度
四、消费者如何维权
遭遇误导消费时,建议采取四步维权法:①保留业务受理单等书面证据;②拨打10015联通服务监督热线;③向通信管理局申诉(网站:www.miit.gov.cn);④涉及金额超5000元可提起诉讼。
运营商需正视服务监管漏洞,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基金,将整改成效纳入KPI考核体系。监管部门应要求企业每月公示投诉处理进度,从根本上遏制误导消费的生存空间。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3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