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背景与现状
自2024年以来,赣州联通营业厅持续被消费者投诉存在营销误导与服务限制问题。数据显示,当地涉及套餐变更、流量虚标、投诉通道关闭的争议事件占比达省内同类投诉量的27%。这类问题集中体现在新用户办理与老用户续约场景中,部分消费者反映业务办理后实际资费与宣传存在30%-60%的偏差。
服务误导三大表现
- 套餐条款误导:通过话术模糊合约期限,将临时促销包装为”永久优惠”,导致用户次年资费激增400%
- 流量计量争议:60G实际用量在系统显示为135G耗尽,差异率最高达125%
- 增值服务强绑:办理宽带时默认开通云盘等付费业务,开通率达新用户的83%
用户权益限制争议
2024年12月用户投诉系统升级后,赣州地区出现三类新型限制手段:①线上投诉通道频繁变更入口;②超过3次投诉的用户会被标记为”高频投诉者”,转入专属处理队列;③部分营业厅要求签署《争议调解承诺书》作为办理后续服务的前置条件。
法律归责与行业反思
-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套餐宣传与实际不符已构成虚假宣传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明确禁止设置不合理的投诉门槛
- 行业亟需建立套餐变更的三重确认机制,包括短信验证、人脸识别和条款重点标注
当前争议暴露出电信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监管滞后问题。建议通过区块链技术固化营销承诺,建立省级电信服务实时监测平台,同时将用户投诉响应效率纳入运营商KPI考核体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3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