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不透明引发信任危机
用户普遍反映营业厅收费标准存在”两张皮”现象,营业员口头承诺与系统计费存在差异。有用户办理宽带时未获知设备押金规则,时隔数年后才知晓每月被扣除20元宽带费。更有多起案例显示,同一业务在不同渠道(营业厅/客服热线)存在价格差异,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
- 套餐变更时未明确告知附加费用
- 免费体验期后自动续费未提醒
- 设备折旧费收取标准不公示
服务效率低下成顽疾
台风灾害导致宽带故障后,用户经历3个月断网仍未完全修复,期间多次报修未获实质处理。营业厅业务办理平均等待时间超1小时,且存在跨区业务无法通办的制度障碍。服务响应迟缓与资源调配不合理直接导致用户体验恶化。
营销套路暗藏消费陷阱
合约机捆绑套餐、免费宽带变收费等营销手段屡遭诟病。有用户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开通增值业务,取消时遭遇层层阻碍。营业员在办理降档套餐时,通过话术诱导用户签订隐性条款,限制用户后续选择权。
- 口头承诺与书面协议不符
- 业务捆绑未明确告知解约条件
- 优惠活动暗藏自动续费条款
投诉处理机制形同虚设
用户维权面临多重障碍:客服电话转人工困难、营业厅推诿扯皮、赔偿诉求遭拒。老年用户因不熟悉智能设备操作,误触办理业务后难以取消。更有多起案例显示,服务人员为规避投诉考核,采用拖延战术消耗用户耐心。
服务标准不统一、信息透明度不足、监管机制缺失构成问题核心。从用户实际遭遇可见,运营商亟需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完善投诉响应机制、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只有真正落实”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方能重塑企业形象,重建市场信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3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