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突变始末
2025年3月初,沈村移动营业厅推出”预存话费赠家电”活动,宣称用户只需承诺两年不转网,即可免费领取价值千元的空气炸锅或扫地机器人。但活动开展一周后,社交平台涌现大量投诉,有用户反映实际办理时被要求预存套餐金额的50%且冻结支付宝余额,与宣传中”零预存”承诺严重不符。
三大质疑焦点
- 条款模糊性:宣传单页未注明预存细则,办理时却要求冻结资金长达24个月
- 礼品成本转嫁:用户发现预存金额产生的利息已覆盖礼品成本,实际自掏腰包
- 解约惩罚机制:提前解约需支付礼品市场价150%的违约金,远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项目 | 宣传承诺 | 实际条款 |
---|---|---|
预存金额 | 0 | 月套餐费×24×50% |
资金冻结 | 无 | 支付宝/微信全额冻结 |
行业背景分析
通信行业近年普遍采用”预存赠礼”模式,其本质与银行业存款送礼策略高度相似:通过短期让利获取长期资金沉淀。数据显示,运营商锁定用户12个月即可收回礼品成本,24个月套餐的净利润率可达18%。但相比银行明示的利率换算规则,通信套餐的隐性成本更难被普通消费者察觉。
消费者应对建议
- 仔细核对预存协议中的资金冻结条款和解约条件
- 计算实际资金占用成本(含利息损失)是否低于礼品价值
- 保留宣传物料作为证据,遇欺诈行为可向工信部投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