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透明成导火索
河东万达营业厅用户投诉显示,工作人员存在隐瞒低价套餐行为。有用户明确要求办理39元套餐时,营业员先是坚称”没有该套餐”,在用户多次致电客服确认后,才改口称”需满足特定条件”。类似情况在线上办理场景中同样存在,客服承诺的免费升级套餐,实际却暗藏每月20元额外收费。
隐性收费屡遭诟病
用户账单中频繁出现未告知的增值服务费用,主要包含三类:
- 未使用副卡费用:每月10元,两年合计240元
- 云盘服务费:每月10元,用户称办理时未获告知
- 设备租赁费:路由器每月20元,两年支出480元
这类隐性收费通常以”免费体验”名义开通,到期后自动转为付费模式。
用户维权道阻且长
维权过程中用户面临多重阻碍:
- 违约金争议:改回原套餐时被索要800元违约金,后经投诉才免除
- 证据认定难题:营业厅否认用户提供的通话录音
- 投诉流程冗长:用户需反复致电客服,平均处理周期超过72小时
阶段 | 平均耗时 |
---|---|
首次投诉 | 24小时 |
工信部转办 | 48小时 |
最终解决 | 72-96小时 |
套餐办理争议的根源在于运营商未贯彻”透明消费”原则。从2019年河东万达营业厅的39元套餐纠纷,到2025年仍在发生的免费升级陷阱,同类问题反复出现说明整改措施尚未触达服务终端。建议建立套餐办理双录系统,并在账单中增设增值服务取消指引,从根本上减少消费争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