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条款模糊化陷阱
河南移动宽带服务合同中普遍存在“免费赠送”等模糊表述,实际暗藏最低消费门槛。例如用户办理宽带时被承诺赠送监控设备,但未被告知需绑定两年合约,导致后期取消需支付高额违约金。部分套餐条款将宽带费用拆解到手机月租中,形成变相捆绑消费。
典型条款陷阱包括:
- 宽带合约期自动延长,未明确续约规则
- 设备租用费用隐藏在安装说明中
- 套餐升级与宽带绑定未作显著提示
二、业务员销售误导行为
线下业务员为完成业绩指标,常采用话术诱导:
- 宣称“免费升级光猫”却隐瞒两年合约期
- 将设备租赁包装成“免费赠送”
- 通过电话营销办理续费未获用户确认
有用户反映在办理宽带时,业务员刻意回避监控设备与宽带的绑定关系,导致合约到期后无法正常解约。
三、自动续费强制捆绑机制
系统默认开通自动续费功能,合约到期后直接延续服务并扣费。典型案例包括:
- 宽带停用后仍产生每月50元套餐费
- 保号套餐被叠加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
- 合约到期未及时拆机视为自动续约
这种机制导致用户在房屋空置期仍被持续扣费,且需支付历史欠费才能办理拆机。
四、设备捆绑收费套路
设备租赁成为隐形收费重灾区:
- 机顶盒:宣称免费却每月扣10元
- 路由器:租用费高达80元/月
- 光猫:强制更换并绑定合约期
有用户发现两年路由器租用费达1920元,远超设备实际价值,且退换设备需多次往返营业厅。
五、投诉处理机制失效
用户维权面临三大障碍:
- 线上客服与线下营业厅相互推诿
- 投诉需重复提交证明材料
- 违约金计算规则不透明
多数用户需通过工信部投诉才能获得部分费用返还,但维权过程平均耗时超过30天。
河南移动宽带乱象根源在于绩效考核导向的运营模式,通过KPI机制倒逼业务员采用误导话术,配合系统化自动续费设置形成闭环。消费者应保留业务办理录音、合同原件等证据,遇纠纷时直接向通信管理局投诉,必要时可主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索赔。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