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总部营业厅合约条款告知问题调查
一、消费者投诉案例实证分析
2023年2月济南某用户办理业务时,山东济南营业厅未提示低消协议内容,导致用户次年更改套餐受阻。该案例显示,营业厅在线下业务办理环节存在告知义务缺失,未主动说明保底消费金额及违约责任。
类似问题在通信行业具有普遍性:中国移动用户反映宽带合约办理时未获知三年期限,中国联通用户遭遇分期扣款未提示,均指向运营商未履行关键条款告知义务,通过模糊话术诱导用户签约。
二、合约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需以显著方式提示,但运营商电子合同常存在以下问题:
- 业务员办理时未展示完整协议内容
- 违约金条款未用醒目字体标注
- 网速标准等核心参数与宣传不符
民法典第496条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方未履行提示义务的,对方可主张条款无效。工信部亦强调通信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用户自主选择权。
三、消费者应对建议
遭遇未告知合约条款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 要求运营商提供完整书面合同,核查签字页与条款关联性
-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提交办理过程录音等证据
- 主张格式条款无效,要求无责解约
保险法相关判例显示,未尽提示义务的免责条款无效,该原则同样适用于通信服务合约纠纷。
济南总部营业厅存在未充分履行合约告知义务的情况,反映出通信行业普遍存在的格式条款违规问题。建议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监管部门应加强办理流程合规性审查,推动建立合约条款双录存证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