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下缴费网点布局不足
涪陵区江东街道凉水村等偏远区域,电力营业厅服务半径超过30公里,老年群体需步行3小时才能完成缴费。此类问题并非个案,全国多地因合作机构调整、代收点撤销等原因,导致水电煤线下缴费渠道大幅缩减。对于数字素养较低的老年群体而言,物理距离的障碍直接影响了基本生活服务可及性。
二、智能技术推广加剧鸿沟
电力企业推动的物联网智能表改造工程,强制要求用户通过手机完成预付费充值。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中仅23%能独立操作线上缴费,80岁以上群体几乎完全依赖人工服务。尽管部分营业厅提供扫码支付引导,但缺乏针对老年人的分步教学体系,导致新技术反而成为服务壁垒。
年龄层 | 线下缴费占比 | 线上缴费成功率 |
---|---|---|
60-70岁 | 68% | 42% |
70岁以上 | 89% | 11% |
三、适老化服务措施待完善
现有服务体系中存在三个明显短板:
- 农村地区未落实”村村有点”服务承诺,代缴点覆盖率不足40%
- 营业厅智能终端操作界面未进行适老化改造,字体小、流程复杂
- 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开放时间有限,与老年人作息存在错位
四、社区服务网络支撑薄弱
社区层面的解决方案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 公益课堂频次低,2024年凉水村仅开展2次智能手机培训
- 代缴服务依赖志愿者个人,缺乏稳定的服务团队和资金支持
- 政企数据未打通,无法精准识别需上门服务的高龄用户
解决老年群体缴费难题需构建”双轨制”服务体系:保留必要的线下服务网点,按照每10公里半径设置缴费终端;建立社区代缴服务补贴机制;开发语音交互式缴费终端。国务院《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强调的”传统+智能”并行原则,应在基层服务中加速落地。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5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