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诈营销屡禁不止
长沙移动营业厅长期存在诱导消费行为,2025年1月有用户下载北斗导航软件时,被强制开通两项增值服务并扣费39.9元,营销页面未明确提示收费条款。类似案例还包括2017年办理的宽带业务在未获用户确认的情况下,2022年突然开始按月收取50元费用。部分营业员甚至在客户咨询时口头承诺”长期免费”,实际却在系统后台设置隐形收费规则。
二、套餐管理混乱频发
消费者遭遇的资费陷阱主要呈现三种形式:
- 擅自开通副卡收费:2024年11月有用户被连续12个月每月多收40元副卡费用
- 套餐返现承诺违约:2021年某用户办理199元套餐时,营业厅承诺返现2230元却以”无指标”推诿,导致用户被迫更换运营商
- 停机规则不透明:2013年某用户因系统延迟返还50元话费遭停机10小时,直接影响商业合作与家人联系
三、投诉处理形同虚设
消费者维权过程中暴露出三大缺陷:
- 处理周期长:2025年1月的欺诈扣费投诉,移动APP渠道超过45天未予反馈
- 解决措施敷衍:2023年用户申请取消99元保底套餐时,10086与营业厅互相推诿,最终未能履约
- 补偿标准缺失:2024年7月有用户举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赔偿,仅获退费未得法定三倍赔偿
四、根治路径与行业反思
要实现服务乱象的彻底整治,需建立三重机制:首先强化省级通信管理局的突击检查频次,对违规营业厅实施”一票否决”;其次推行电子协议二次确认制度,所有增值服务需经短信验证码授权;最后建立第三方调解平台,将投诉处理时效纳入运营商KPI考核。唯有形成行政监管、技术防控、用户监督的治理闭环,方能重塑央企应有的服务品质。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5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