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典型案例
近年来,滨州大润发超市多次被曝销售过期食品,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广泛担忧。典型案例包括:
- 2020年市民购买的金龙鱼面条过期,协商赔偿未果;
- 2018年迪士尼布丁变质致儿童腹泻,超市仅同意退货;
- 2023年销售过期半年的红酒,假期期间无应急处理机制;
- 2025年2月销售过期十天面包,工作人员混淆临期概念。
这些事件时间跨度长达七年,显示该超市存在系统性食品安全管理缺陷。
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分析
监管部门虽采取专项整治行动,但问题仍反复出现,暴露以下监管短板:
- 联合检查多为突击式执法,缺乏长效监管机制;
- 处罚力度与违法收益不成正比,最高罚款仅货值20倍;
- 消费者维权通道不畅,多起事件需借助媒体曝光。
2022年专项检查中仍发现过期食品流通,证明现有监管体系未能形成有效震慑。
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及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销售过期食品应承担以下责任:
- 没收违法所得及过期食品
- 货值不足万元处5-10万元罚款
- 货值超万元处10-20倍罚款
但实际执行中,2021年优冠饼干过期事件仅作退货处理,法律威慑力未充分体现。
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议
构建食品安全防线需多方协同:
- 消费者:留存购物凭证,遇问题及时通过12315等渠道投诉;
- 企业:建立临期食品预警系统,设置独立退货专柜;
- 监管部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
频发的过期食品事件折射出企业主体责任缺失与监管效能不足的双重困境。只有通过强化法律执行刚性、完善溯源管理体系、提升消费者监督参与度,才能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5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