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营业厅雪人现身,暗藏防诈新提示?

电信营业厅通过创意雪人装置开展反诈宣传,结合AR交互与声光感应技术揭露新型诈骗手法。本文解析雪人装置隐藏的防诈功能,梳理冬季高发诈骗类型,并附典型案例警示,助力公众提升防诈意识。

雪人装置亮相营业厅

近日,全国多地电信营业厅门前悄然出现身披反诈标语的雪人雕塑,手持”国家反诈中心APP”二维码的造型引发市民驻足。这些高约1.5米的雪人装置采用环保树脂材质,胸口佩戴的工号牌实为动态防诈知识展示屏,耳朵部位设置声光感应装置,当有人靠近时会自动播放最新诈骗案例警示。

创意背后的防诈密码

该装置包含三大交互功能:

  • 扫码测试:通过扫描雪人手持二维码,可参与防诈知识问答
  • 语音预警:感应到儿童靠近时播放”游戏皮肤免费送”骗局提醒
  • 模拟演练:雪人围巾暗藏AR识别区,扫描可体验诈骗话术模拟

设计团队特别在雪人底座设置磁吸式标语板,可根据近期高发诈骗类型更换警示内容,目前已更新”营业执照年审”等新型诈骗提示。

冬季防诈必修知识

结合近期诈骗特征,警方提示注意以下风险点:

  1. 警惕冒充运营商上门检测宽带的可疑人员
  2. 拒绝屏幕共享类远程操作要求
  3. 核实所谓”官方渠道”发送的链接真实性

特别提醒老年群体,近期出现诈骗分子伪装维修人员安装VOIP设备的案例,该设备可将家庭固话转为诈骗中转线路。

典型案例警示

某高校学生因轻信”免费游戏皮肤”链接,导致家长账户被盗刷2万元。诈骗分子通过伪造的社交群组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设备绑定,利用30分钟紧急解锁话术制造恐慌。

近期高发诈骗类型统计
类型 占比
虚假服务 35%
游戏诈骗 28%
仿冒客服 22%

全民反诈新生态

通过将反诈宣传融入冬季景观,电信运营商与警方构建了”科技+温度”的防范体系。建议市民定期更新支付设备生物识别信息,启用银行卡境外交易锁功能,共同筑牢财产安全防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63863.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上午1:38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上午1:3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