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链接诈骗的常见手段
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技术伪造运营商、银行或政府机构官方号码,发送含钓鱼链接的短信。常见套路包括:
- 伪造欠费通知:以停车费、年费逾期等名义诱导点击
- 制造紧急事件:声称账户异常、证件失效等引发恐慌心理
- 模仿正规页面:使用与官方相似的域名和网页设计
如何辨别短信链接真伪
识别诈骗短信需注意三个关键点:
- 域名核验:官方链接多为gov.cn或企业备案域名,诈骗链接常含随机字符
- 信息验证:通过官方APP或致电客服确认业务真实性
- 页面特征:警惕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简易页面
遭遇诈骗后的应对措施
若已点击可疑链接并泄露信息,应立即执行以下操作:
- 银行账户挂失:冻结可能被盗刷的支付渠道
- 密码重置:修改关联账户的登录凭证
- 报警处理:保留短信截图、网址等电子证据
典型案例与法律警示
2025年杭州高女士收到伪造的6年前停车费催缴短信,因金额异常变动识破骗局。同年王先生点击营业执照年报名义链接,导致银行卡被盗刷万元。这些案例显示,我国《网络安全法》第46条已明确禁止非法获取、出售个人信息行为,但个人防范意识仍是关键防线。
面对层出不穷的短信诈骗手段,公众需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号码、不点击可疑链接、不透露敏感信息。建议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定期更新手机安全防护系统,共同筑牢电信网络安全屏障。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6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