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费送电视的商业逻辑
中国移动批量采购智能电视的本质是构建家庭生态入口。据采购记录显示,仅2019年就完成115万台智能电视的集采,涉及海信、创维、小米等多个品牌。这种硬件赠送模式通过绑定用户合约套餐实现:
- 锁定用户24-36个月在网合约
- 强制开通增值业务(如咪咕视频会员)
- 构建家庭宽带+电视的生态闭环
本质上是通过硬件补贴获取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据测算,用户签约两年合约机套餐的利润可覆盖设备成本。
二、用户需警惕的消费陷阱
多地用户反映存在以下风险:
- 预存话费未进入个人账户,而是划拨至合作方
- 强制开通增值服务(如每月15元咪咕会员)
- 设备绑定网络状态,断网即停止返费
- 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最高达总金额30%)
典型案例显示,某用户预存2520元获赠平板,后发现每月返还的70元仅能抵扣增值服务费,无法作为话费使用。
三、行业竞争与设备布局
对比三大运营商的市场策略:
运营商 | 主要设备 | 合约期限 | 隐性成本 |
---|---|---|---|
中国移动 | 智能电视 | 36个月 | 增值业务绑定 |
中国电信 | 路由器 | 24个月 | 宽带提速费 |
中国联通 | 智能音箱 | 12个月 | 内容订阅 |
移动通过终端公司规模化采购降低硬件成本,构建「宽带+电视+会员」的复合营收模式。
四、如何识别正规活动
消费者可通过三步骤规避风险:
- 验证合同主体:要求出示加盖移动公章的协议
- 核对资金流向:预存款应进入10086指定账户
- 测试设备功能:当场验证网络绑定条款
若发现要求开通花呗分期或私人转账,应立即终止交易。
存费送电视本质是运营商争夺家庭入口的长期战略,但部分代理商利用信息差设置消费陷阱。建议消费者参与前通过10086核实活动真实性,并保留电子协议作为维权凭证。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