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命名规范
云机房标准名称应包含四级地理标识:国家+省级行政区+地级市+业务标识,采用中文全称表述。其中地级市字段对直辖市采用双重标注,如”中国北京朝阳”。业务标识段需体现机房功能属性,建议不超过10个汉字,优先使用建筑物标准名称。
二、功能属性标识
在基础命名结构后增加功能模块标识,通过下划线分隔:
- 核心业务类型:5G_核心网/传输_骨干网/政企_云服务
- 物理位置描述:主楼_3F/附楼_B1/模块化_01
- 设备类型代码:服务器_集群A/存储_节点B
该扩展方案支持快速定位设备位置,同时满足中国移动资源管理系统对接要求。
三、扩展编码规则
批量部署场景采用三段式编码结构:
- 基础地理代码:CN-BJ-CY(中国北京朝阳)
- 业务类型代码:CLOUD-EC(云计算弹性集群)
- 序列号生成规则:YYYYMMDD-三位流水号
该编码方案支持自动生成唯一标识,满足
字段 | 长度 |
---|---|
地理代码 | 8字符 |
业务代码 | 6字符 |
等标准化要求。
四、典型应用案例
示范命名:
中国广东深圳南山科兴_云数据中心_主楼5F_节点C12
该名称包含完整地理信息(国家-省-市-地标)、功能属性(云数据中心)、物理位置(主楼5层)及设备标识(节点编号),符合可视化运维管理要求。
通过三级命名体系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资源的精准映射,建议采用”地理标识+功能描述+设备编码”的复合结构,既满足中国移动企业标准要求,又适配云计算环境的动态扩展需求。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