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机模式的长期绑定陷阱
运营商常以免费手机为诱饵,要求用户签订12-36个月的长期合约。这些合约不仅包含超出实际需求的高额套餐(通常199元/月起),还限制携号转网自由。消费者若提前解约,需支付手机原价30%-50%的违约金,实际成本远超自行购机费用。
- 36个月合约期内不得降低套餐资费
- 违约赔偿金=已享优惠×剩余月份×50%
- 限制使用第三方话费充值渠道
二、预存话费返还的隐藏限制
预存2000元送手机的活动,实际话费返还规则暗含多重限制:每月返还金额仅限抵扣指定套餐外消费,且要求账户余额持续保持预存额度。用户若中途停机或更换套餐,未返还金额将自动清零,导致实际支出远超手机价值。
三、分期贷款的话费抵扣骗局
部分活动通过支付宝花呗等渠道办理分期贷款,宣称”话费自动抵扣”。实则贷款本金需用户自行偿还,所谓抵扣只是每月返还20-50元话费券,导致用户既要偿还贷款本息,又要承担基础套餐费用,形成双重支出压力。
四、隐形消费与服务捆绑
免费手机常附带强制开通的增值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视频会员(15-30元/月)、云盘存储(10元/月)等隐形消费。更隐蔽的是宽带绑定,要求用户承诺2年内不得取消融合套餐,否则需补缴终端设备费用。
- 视频平台VIP自动续费
- 5G网络优先服务费
- 设备保险服务(15-30元/月)
免费送手机本质是运营商锁定用户现金流的高阶金融策略。消费者需警惕合约期限、实际话费增幅、违约金比例三大核心指标,办理前务必核实:①工信部备案的活动编码 ②套餐外流量收费标准 ③电子合约中的退出机制。建议保留业务受理单并拍摄办理全程,以备维权之需。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