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绩驱动下的诱导行为
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常以“套餐升级”等话术诱导用户签订长期合约,实际操作中刻意淡化合约期限的约束性。例如有用户在办理宽带时被承诺免费服务,实际却绑定了2年合约制套餐,期间无法销户且需支付高额违约金。这种营销方式与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直接相关,部分营业网点将合约办理数量与薪资挂钩,形成系统性诱导行为。
二、合约条款的信息不透明
关键条款的隐蔽性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 电子合约未在显著位置标注违约金条款
- 业务员口头承诺与书面协议存在差异
- APP平台未展示完整的协议文本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长期费用。典型案例显示,有用户宽带迁移时才发现新居不在服务范围,却仍需继续缴纳套餐费用。
三、用户维权面临的阻碍
遭遇合约纠纷时,用户常陷入维权困境:
- 营业厅要求提供不存在的证据链
- 违约金金额缺乏公示依据
- 投诉处理流程周期长达数月
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明确经营者告知义务,但实际操作中用户往往需要反复投诉至工信部门才能推进解决。
穿山联通营业厅的合约隐瞒行为本质上是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其成因包含绩效考核机制偏差、服务流程监管缺失、违规成本过低等多重因素。解决此类问题需建立套餐办理的双录制度,强制要求业务员明确提示合约期限,并在电子协议中增设动态确认环节。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3952.html